回首頁 公館鄉農會    
消費篇栽培篇(上)栽培篇(下)
 


  目前的紅棗樹多採矮化栽培,樹高1.5至2.5公尺,方便觀光果園採果,因此在苗木栽植後,就要慢慢拉枝矮化,以開心自然形成或配合鐵絲棚架輔助讓樹形定型,也能避免棗樹因根系淺,易遭強風吹襲而傾倒。

   理想的行株距一般為 3×4.5公尺或 4.2×4.2公尺,每公頃平均種植株數為 600至740株最適宜。栽植密度過密及栽植過深,都會影響樹體生長,造成樹冠鬱閉,園內相對溼度增高,光照不足,生長枝纖細,會降低抗病能力。定植後需要每隔 7-10天灌水一次,直至苗木成活為止。為了避免苗木倒伏,應架立支柱固定,並且每隔1-2月除草,以控制雜草生長。移植最好的時間是在冬至之後,果樹進入休眠期,比較不會傷害到根系。

   定植第1年,在 30公分以下萌生營養芽就去除,多主幹整枝樹形儘量保留之上新芽,以利枝幹伸長。單幹自然開心樹型之培育,需在生育期抹除 45公分以下營養芽,其上萌生者,保留生長角度佳之 3-4芽,令其伸長,以利主幹枝培育。2-4年生之植株,進入萌芽開花期時,前2-3週需摘除每一短縮性結果母枝主芽萌生過長的一次枝,原則上保留基部3個結果枝為宜。枝幹或頂芽之主芽萌生的營養枝如無延展空間者,宜早摘心,或抹除,以避免營養競爭造成落果嚴重與擾亂樹形。故萌芽後,要藉抹芽、疏芽、摘心、拉枝等技巧,以調控主幹枝之生長;對旺盛枝幹之伸長角度以50-60度為佳,弱枝70-90 度,以利枝幹延伸至2.5-3.5公尺後,再採拉枝,吊枝或撐枝法,以建構矮化樹形。

  施肥是保証紅棗達到豐產、優質的管理措施,肥料施用得當與否,直接影響棗樹之生長與結果。合理的施肥,不僅可提高紅棗的產量與品質,而且可以節約肥料、勞力與降低生產成本。

   施肥必需結合水分管理與整枝修剪等管理措施,才能充分發揮肥效。諸如施肥需考慮土壤質地與特性,同時需兼顧水分的管理,此是因只有良好的土壤結構與理化性狀,才有利於有益微生物之活動與繁殖,加速施入肥料之分解。而肥料之分解,樹體根部對養分之吸收,樹體養分之運輸,均需適量水分之參與,才能順利進行。

   紅棗果園之施肥制度的建立,需考慮紅棗之生長條件,且需因樹齡大小,樹勢強弱、結果量等多方面決定施肥的時機、用量與種類,才能作到合理化的肥培管理。

   根據棗樹的需肥特點,及綜合棗農的經驗可知如能適時施入適量與合宜之肥料組成,經採行冬季施基肥、撒施萌前肥、花期噴施葉面肥、果實肥大期分次撒施追肥、採前施肥、採後撒施禮肥等,應有助於紅棗產量與品質之提升,今就分別說明下列幾個時期施肥之理念:


  棗樹的萌芽、花芽分化乃至開花結果,大部分消耗的是去年的貯藏營養,為增加樹體的貯藏營養,可考慮在落葉前約1個月施入基肥,對晚熟紅棗在採收前施入肥料為最好,此時葉片仍有較高的光合效能,陽光充足,秋高氣爽,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有機營養的積累。秋施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合施入一些速效肥。基肥除施有機肥外,結合施入速效性氮肥或氮、磷、鉀複合肥料,可促進根系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加樹體對營養的積累。


  紅棗在3月中、下旬萌芽,可在3月上旬進行萌芽前追肥,此次追肥尤為重要,不但可以促進萌芽,而且對花芽分化、開花著果都非常有利。棗樹生長前期是各器官對營養爭奪激烈的時期,此時往往由於樹體的貯藏營養不足,而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發育,乃至造成開花著果不良,果實發育受阻。因此,此次追肥不僅保證了棗樹正常生長,對營養的需求,而且有利於產量的提高。




  
   紅棗開花數量多,開花時間長,需消耗多量之營養,此期間如果營養供應不及,將會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因此如能在開花期及時補充樹體營養,不但可以提高著果率,亦有利於果實的生長發育。花期追肥大都採用葉面噴有機液肥的方法,肥料經由葉片進入,其吸收速度較從土壤吸收快,因此可及時補充所需營養。花期追肥一般在棗花開放30﹪時,噴施一次,間隔一週再噴一次,即可提高紅棗之著果率。


紅棗第一次生理落果後,果實迅速發育,發育初期為細胞的分裂,當細胞停止分裂後,細胞數不再增加,其後果實發育則表現在細胞體積的增大,但無論是果實細胞數的增加,或細胞體積的增大,都直接影響到果實的大小,進而影響到產量的高低。如果營養充足可加速細胞的分裂和體積的增大,如肥水不足則影響到果實的發育,甚致落果。因此,幼果期追肥,不僅直接影響產量的高低,而且關係著果品質的好壞。追肥以5月中、下旬為宜,追施適量氮、磷、鉀複合肥料,可以滿足棗果發育的需求,以及提高果實品質。


  宜在6月下旬(白熟期前二週)可採用撒施鉀肥,同時保持果園土壤略為乾燥,可促進果實成熟前的增長,增加果實重量及果實固形分的累積。尤其對於結果多的植株更不容忽視,除撒施追肥外,亦可噴施少量氮、磷、鉀肥,可延遲葉片的衰老過程,提高葉片的光合效能,有利於後期營養的累積,而且對翌年的生長和結果也有良好的影響。

  在休眠期、生育初期中如能利用拉枝、撐枝法分配初期生長所需貯存營養養分,亦可調控著果期初期營養生長與營養生長的平衡,有利於著果的穩定與果實的肥大。5月中、下旬幼果期,夏梢萌生期摘心,有助於著果穩定與果實肥大。6月下旬整修固定支柱,或加強樹幹支撐,可以防止風倒折枝。


  7月下旬果實成熟,即可開放採果。在果實白熟期後要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避免乾溼變化過大,並加強果園排水措施,以降低裂果。棗樹對水份的要求較多,像結果期最怕午後大雷雨和颱風,果樹會急速吸收過多水份,造成裂果。7月上旬進入白熟期,中旬轉色期,下旬果實進入轉紅期,此時是紅棗盛產期,可依用途採收不同成熟度果實,採下的果實可以開始進行分級,挑出裂果供乾紅棗使用。



  等紅棗採收完畢後,就進入棗樹的營養回流期,可施入以氮素為主之5號賻合肥料。9-12月間每隔2-2.5個月就除草一次,如果遇上乾旱期要適時灌水,以避免早期落葉,並依照樹勢強弱調整拉枝角度,以利樹勢回復。辛苦生產後棗樹要多添加營養,除 9 月上旬可追施禮肥外,可以秋施基肥像施用豆粕肥,有助樹勢回復,亦可噴施氨基酸液肥,可避免葉片早落,也能讓明年的棗樹結果更多更順利。

  栽培紅棗最常見的病蟲害有:棗銹病、介殼蟲、煤病、黃守瓜、斜紋夜盜蟲、毒蛾類、炭疽病、東方果實蠅、金龜子、咖啡木蠹蛾、椿象、紅蜘蛛等。預防方式是注重田間衛生與定期修剪,果園保持日照充足、通風良好,並定期清除罹病枝,可以用甲基丁香油等誘殺劑或黃色黏紙對付果實蠅,避免對果樹造成傷害。

資料來源:
農委會有機紅棗良好農業規範
劉雲聰、張哲嘉:「養生紅棗的栽培管理」

 


本網站為公館鄉農會版權所有,歡迎連結和轉載。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 x768、支援瀏覽器IE11、Firefox 39、Chrome 44以上 Copyright © 2024 公館鄉農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需要商品請直接線上訂購,並請聯繫農會直銷中心:(037)559-025、(037)233-908
農會本部服務電話:(037)225-211,地址:苗栗縣公館鄉館東村大同路266號 維護單位:冠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