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鄉農會創立於民國24年4月1日,位址設在公館鄉館中村132號上,當時稱為「公館信用利用組合」,2年後進行第一次更名,改稱「公館信用購買販賣立用組合」。

 民國35年台灣光復後,由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下令劃分農會的農業組合與信用組合財產,分別成立「公館農會」與「公館信用合作社」,前者負責農產品的供銷與推廣;後者則處理存、貸款的金融事宜。 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也對地方組織進行改革,通過將「農會」與「信用合作社」合併,於12月6日正式更名為「公館鄉農會」,並選出首屆的理、監事。

 由於編制擴大,並興建辦公廳,本會在民國54年遷至公館鄉館東村大同路上,也就是現在的位址,便一直在此為農友們服務。

 民國98年本會提出「公館鄉觀光農業加值產業推廣中心整修工計畫」,針對現址和福基、鶴岡、五穀3個分部、農特產直銷中心等進行整修,並在99年度全面完工,除了改善硬體設施,也加強農會人員的訓練,提升服務品質。

 過去本會的標誌是兩株結實累累的稻穗,從98年開始變成一隻振翅高飛的蝴蝶,象徵經過改革的蛻變、破蛹而出,以全新風貌與更好的品質,為所有的農友們服務,協助農民提升技術、增加收益,同時建立無可取代的在地品牌,這是本農的責任,也是最高的宗旨。